保险、互联网和医疗实体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孰主孰次?
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将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发展及个人的职业定位问题,所以这个问题是每个医疗人都要尽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定自己的判断!
作者观点如下:
如图:
医疗实体是医疗行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险是通过一种商业形态在医疗费用支付上解决了部分问题,互联网提升了看病的效率及提高的信息的对称性。
若没有保险和互联网,医疗实体照样可以存活的很好,几千年来就是例子。从出现100多年的医疗商业保险和20多年的互联网之后,医疗商业形态就增加更多的科技和金融色彩,可助力一个更优秀的医疗体系或医疗生态的建设。可以让医疗“腾飞”!
但没有的医疗实体,医疗商业险和互联网医疗都是空谈,何谈去颠覆医疗?!
为什么说医疗实体仍是医疗体质最核心的部分,不会改变呢?
因为:
人性的本质之一就是需要沟通,面对面的沟通;
看病更是需要深层次的沟通及情感交流:
互联网医疗除了提高医疗行为过程中的边缘效率之外,对医疗的核心痛点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
中国医疗行业最大的痛点:基础医疗的薄弱
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最大的未来!
持续的痛点就是持续的机会!
为什么说中国医疗的未来就是基础医疗呢?
1.政策引导
(1)移动医疗探索下沉、医生集团落地,这些需要更多基层医疗机构来提供场地;
(2)自由、多点执业,鼓励社会办医政策和医生对体制不满等条件,加快体制医生出来建诊所。
2.社会环境需求
老龄化水平高,社区慢病管理及康复需求增大;
2015年中国老龄化水平约为15.5%,2.2亿;到2030年将达到23.3%,3.34亿
二胎放开,社区儿童健康管理的需求增多。
3.基层门诊量大
基层医疗的门诊量大,目前占总门诊的量的60%,以后会占到80%以上,10年后基层就诊疗量约比现在要增加16亿人次/年。(目前中国平均年门诊量约为77亿次)
4控费:
各国的医疗医改经验表明只有强基层,做好慢病管理,疾病预防,患者教育等基础工作,才有能节省医疗费用支出。
5.落地:
基础医疗几乎将现在所有的医疗健康服务落地;并且方便快速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
6.体制外基础医疗有更多的盈利点和想象空间
作为单个或多个独立的小的诊所个体有非常多配套需求需要满足
检测:检测仪器耗材统一采购,或建立区域检验中心
药品:药品统一采购
手术:建立区域手术中心
新技术:新的诊疗技术引进及其培训
转诊:与三甲医院建立医联体、与医生集团合作
系统:诊所运营系统
健康促进工具、保健品:健康管理相关产品
媒体:个体诊所品牌推广
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产品的融合售卖;医疗责任险
7.回归:
基层医疗的大力发展是中国“赤脚医疗”的回归,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对生活品质要求的回归,是人性的回归。
“移动医疗”作为工具属性,不需要那么拥挤,99%的移动医疗企业都要死掉。
医疗投资重心正在改变“移动医疗——医生集团——基础医疗”
投资正在从投概念到回归医疗本质。
基础医疗已来,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