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PP项目的“听诊器”——VFM评价
听诊器是现代医学辨别病患的心跳、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常用工具,是医师的标志。VFM评价对于项目来说,正是听诊器般的存在。如果将PPP项目比作等待检查身体的病患,VFM评价就是我们诊断PPP项目的健康状况及查找病痛部位的基本医疗工具。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VFM评价和PPP模式的关系以及VFM评价是如何诊断PPP项目状况的。
VFM评价在目前被普遍视为一个项目能否采用PPP模式的依据,主要发生在项目前期。2015年1月财政部编制的《PPP物有所值评价指引<试行>》明确指出,应在项目识别或准备阶段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在项目前期,它是项目适合PPP模式与否的决策依据;而在项目后期,则是监督和验证该PPP项目是否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的一种审计方法。从外国实践来看,VFM评价并非制作一次,通常在不同阶段开展相应的评价,且目的和功能各有侧重,所选方法和程序也不一样。
(一)、项目识别阶段:VFM评价决定是否采用PPP模式
通过VFM评价诊断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初步形成PPP项目目录。在此阶段主要用到VFM的定性分析,鼓励开展定量分析。
此阶段的定量分析是进一步裁剪和完善当地政府PPP项目目录的工具。政府根据项目实施方案等测算的PPP值叫作影子报价PPP值,将PSC(公共部门比较值)大于影子报价PPP值的项目从目录中删除,为余下的PPP项目进行项目准备。
(二)、项目准备阶段:编制项目产出说明,预判目录产出说明,预判目录中PPP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准备阶段的定量分析,是通过对比和分析PPP项目实施方案与初步实施方案中的影子报价PPP值与PSC值,来确定该PPP项目是继续还是终止。并且加以反复进行分析和确定,确保PPP模式比传统政府采购方式更加物有所值。
(三)、项目采购阶段:诊断社会资本响应文件的合理性,强化采购程序的透明度
在此阶段应用的是VFM评价的定量分析,其主要作用在于,对不同的社会资本方案进行测算,对测算后实际报价PPP值高于PSC值的终止采购。
而关于价格、质量、风险、效益等要素,再具体采购过程中,政府为达到最大程度的“物有所值”平衡,需要作出权衡和取舍。这时,VFM评价便是公众判断政府采购目标是否片里的重要依据,可加强对政府采购程序的监督。
(四)、项目执行阶段:诊断资金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在项目执行阶段,可跟踪进行对项目的VFM定量分析,将其与前期采购阶段的评价结果作对比,来检验物有所值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此确定社会资本是否已实现预期收入。针对评价结果可能出现社会资本收益不足,等于或超出预期效果的三种情况,给出政府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的依据。
(五)、项目移交阶段:诊断项目绩效,为后续类似PPP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除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信息外,财政部门应将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的关键信息向社会公开。VFM在此阶段起到一种审计作用,审查项目全程中各环节是否做到物有所值。同时将已完结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价文件补充入数据库存储,为后续类似PPP项目提供预判的依据。
二、VFM的“法脉准绳”——PSC
随着PPP项目在世界各国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效仿英国做法,采用以PSC为基准的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对是否采用PPP模式进行评估,而物有所值能否实现的“法脉准绳”即为PSC。PSC,即公共部门比较值(Public Sector Comparator),是指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采用传统采购模式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成本的现值。
作为舶来品,PSC伴随着PPP模式,在引入我国的实践中需要一个落地与中国化的过程。目前,结合北京地铁四号线的初步尝试与成功经验,考虑各地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国PSC的计算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PSC是什么
PSC是政府提供项目的标杆成本,是物有所值的定量评价基准,是PPP项目能否进行的重要因素。
《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的通知》(113号)有如下规定。 第八条:财政部门汇同行业主管部门,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开展物有所值评价工作。
定量评价主要通过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政府支出成本现值与公共部门比较值进行比较,计算项目的物有所值量值,判断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否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
(二)、PSC的家族成员
根据财政部113号文,我国PSC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初始PSC、竞争性中立调整、转移风险和自留风险。计算公式为:PSC=初始PSC+竞争性中立调整+转移风险+自留风险
应民营化而生,顺PPP的发展而长,习国外经验而落地,PSC的发展与PPP一脉相承。我国在建立以PSC为基准的VFM评价体系时应借鉴各国已有超过经验,并结合本国实际,PSC的计算方法要合理、清晰、标准,为PPP项目物有所值定律评价提供一个较为标准的评价方法。